阅读历史 |

第327章 练武走火入魔(1 / 3)

加入书签

从狼窝带回来这么些软萌可爱的小崽子,全家人都很喜欢。

本来老丈人和丈母娘

王真真这两天也是一放学就去了狗窝里把小狗抱出来玩。

要不是爹娘不让,她甚至还想把小狗抱进自己被窝,和小狗一起睡觉呢。

就这么愉快的玩了两天。

陈凌才把老两口送回家。

现在睿睿也大了,没几天就半岁了,老两口走之后,陈凌和王素素轮流着也能照顾过来。

这时候,麦也种上了,是真正的到了农闲时节。

村里家家户户,不是弹、絮衣,就是在太阳底下,晒着温暖的阳光,织席子、编筐、缚笤帚,也打一些农具。

农家的日用品和农具,就是在农闲的时候,这么一天天慢慢磨出来、攒出来的。

大队外,崔瘸子家门口,大家晒着太阳也不用多着急。

闲谈着话,聊聊八卦家常事,也能慢工出细活。

往往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够经久耐用的。

陈凌家这两天也在做农具。

老丈人和丈母娘回家了,村里的院子他得每天去打扫。

这季节只要一刮风就是满院子落叶。

农庄守着果林,就更是如此。

鸡舍、鸭棚、羊圈之类的,每天早上起来就有厚厚的落叶。

农庄内外的水渠也是。

很多地方不能用大扫帚,还得用竹耙子。

这样的活,陈凌倒是爱做,他主要喜欢把落叶拢起来,点火的感觉。

觉得很过瘾。

就是竹耙子不太耐用。

没两天呢,家里的旧竹耙就给搞得报废了。

这没办法,自己做个新的吧。

竹耙子是捞柴草和晾晒粮谷的好农具。

制作也简单。

只是过程稍微繁琐一些。

选一根粗细适中的竹子,削去细枝末节。

再从一段劈开成一根根一指头宽窄的长条竹片,把这二三十根的细竹片,像是扇子骨一样散开。

然后生一堆火,把这些细竹片的前端分别烤到弯曲,像是痒痒挠一样的弯钩,冷却后再用草绳和木板把这些竹片固定好。

一杆竹耙子就制作完成了。

制作完竹耙子,制木锨。制完木锨,又用松木钉了几个木头香炉。

他不是啥能工巧匠,也不会木匠活。

但是这些简单的还是会做的。

“富贵你手挺巧啊,这香炉弄的还挺漂亮。”

下午阳光正好,陈凌正蹲在村里的院中给香炉刷红漆,秦秋梅和钟晓芸推着自行车走了进来。

王素素抱着孩子也跟在后面。

“那是,也不看看咱这把式多强,逼急了木匠活也不是不能干。”

“又吹大气,既然你那么厉害,你给晓芸把车辐换了吧。素素说了,伱们家还有辐条呢。”

秦秋梅看他满脸得意的样子,就白了他一眼,哼道。

王素素和钟晓芸听到这话,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呵呵,又揭人短了不是?上次没给你修好,咋还逮着我笑话呢。”

陈凌翻翻眼皮,把刷好红漆的香炉摆好放到一旁,站起来缓缓伸了一个懒腰。

这自行车的辐条看着好像就那么回事,可真要去更换的话,一般人还真换不了。

这种是非常细致的活。

没怎么修过自行车的,只补补胎,换换链条的那种人,还真换不了辐条。

辐条尤其是不能乱的,辐条一旦乱了还得重新编组,换起来就比较麻烦繁琐,很耗时间。

秦秋梅去年冬天就是自行车辐条坏了,陈凌本来觉得就这么点事,自己也能换,结果噼里啪啦的拆完,装不回去了。

让这婆娘逮着好一阵笑话。

“你俩这自行车咋老出问题?这次又是咋了?”

陈凌瞧了瞧钟晓芸的自行车,后车轮的辐条直接断了两根,现在是别在了相邻的其他辐条上。

钟晓芸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啊,不过肯定跟阿梅那次的不一样,她那是冬天路不好走,不小心摔倒,给把车辐摔变形了,我这是在路上骑着骑着就坏了。没办法,只能别在旁边车辐上,勉强骑了过来。”

“好吧,你这别在旁边的车辐上,骑着不挂车链子吗?”

“不挂,就是老绊在下边的铁杠子上,路上一骑就哐哐老响。”

钟晓芸指了指链盘对面这一边的连接杆,又问陈凌道:“你现在会修了吗?会修了给我修修呗。”

“净想美事,我会了也不给你修。”

“好啊,那我白给你带书了,这么多书,可都是从学生手里收上来的好东西……”

“……”

“那啥,什么书不书的我不在乎,其实我这人就喜欢修自行车,不就是换个辐条吗?小菜一碟。”

陈凌拍拍胸脯,一副包在我身上的样子,让三个女人笑得前仰后合。

“素素你看他,他上学的时候肯定也不老实,喜欢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书。”

“什么叫乱七八糟的书,那是学知识的课外书,你们污蔑我没用,我家媳妇是知道我的,是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