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章(1 / 3)

加入书签

第 112 章 “ 第 112 章

几天后 , 两人下了火车 , 各自在家休整一天后 , 精神饱满地到学校上班 。

只上班第一天就来了容人 , 莫敏笑指着人同江南介绍道 ,“ 这位是 《 在路上 》 杂志社的编辑 , 专程来等你的 。“

江南和人握了手 , 便问道 , 是我的小说出了什么问题吗 7“

《 在路上 》 就是刊载赵瑞传记的那本地摊杂志 。

只听人忙道 ,“ 不不不 , 小说没任何问题 ! 我是来和江考师您谈出版事宜的 。“

江南闻言 , 眼睛一亮 , 忙请人坐 , 她原打算等连载完自费出版的 , 不想杂志社居

编辑随后拿出出版合同 , 江南接过一瞧 , 合同倒是没什么问题 , 只两人聊起来 , 杂志社打算在连载期间就出版 。

只听人道 ,“...... 读者催得紧 , 我们报社的电话 、 信件一直就没断过 , 不是要求小说出版就是增加连载字数 、 加印往期杂志 , 我们实在没办法了 , 只能分上下两册出版 ,

您这边签完合同后 , 先出上册 , 完结后再出下册 。“

江南愚了想 , 好笑道 , 你们就不怕读者投诉 7“

这些读者本就是冲着赵瑞的后续创业操作要求出版的 , 他这只出前半部分 , 也许还不到连载内容 , 后半部分仍旧卡着 , 钱都赚进口袋了 , 还让人继续等和抢你家的杂志 , 江南说投诉都是轻的 , 这是真不怕读者去砸他们杂志社的大门 !

编辑闻言一笑 ,“ 如果真是这样 , 这热度不就起来了吗 7“

江南只摇摇头 , 虽然知道地摊杂志的营销方式跟普通杂志不太一样 , 但没想到他们还能这么秀下限 。

不过 ,《 在路上 》 杂志社都不怕人闸事 , 她一个幕后作者也不用替人操心 。

她只拧开钢笔 , 在出版合同上签了字 。

上册首印十二万 , 编辑当即拿出了一张一万一干多的存单 , 看得出来他们杂志社真的很急 , 江南笑了一声 , 便收下了 。

而后 , 编辑立马借他们的电话通知杂志社签约成功 , 可以安排印刷 , 后才转头同江南道 ,“ 听说两年前出版的那部女知青创业小说也是您的大作 , 可惜版权没到期 ,

不然我们也有意再版的 。“

江南闻言只笑 ,“ 那还真是遗憾啊 。“

她那本小说才上市没几个月就遥上了经济整肃 , 书店根本不敢放在明面上售卖 , 但是销量依旧不错 , 私下购买的人不少 , 甚至出现了早年风靡的手抄本 , 江南知道这事儿后都震惊了 , 没愚到她也体验了一回 「 禁书 “ 的待遇 !

今年年初开禁后 ,《 雅意 》 那边给她打了一次广告 , 销量大涨 , 眼下库存应该快清空了 , 也不知道出版社有没有加印的打算 。

只这些就不适合跟 《 在路上 》 的编辑聊了 , 江南跟人胡侃了几句 , 送走了人 ,

这才同莫敏几人交接起工作 。

中午饭后 , 她去了一赵邮局 , 将钱汇给赵瑞 , 又给他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 。

只听赵瑞在那头笑道 ,“ 这下不用倒贴了 。“

江南只道 ,“ 何止不用倒贴 。 “ 还能比她那本创业小说多赚一万 , 今天这一笔只是上册的版税收入 。

赵瑞又笑 , 让江南不用给他汇过来 , 留着花就行 。 但江南坚持 , 他只想等到账以后 , 仍旧帮江南投到股市里去 , 就当存银行生利息了 。

两人又聊了会儿 , 赵瑞才道 ,“ 我过两天要去南岛一超 , 归期不定 , 回来后再给你打电话 。“

江南闻言 , 立马会意 。

今年南岛开放后 , 国家批准南岛可进口几十类产品搞活经济 , 其中汽车进口 、

倒卖最为疯狂 , 利润极高 , 赵瑞他们应该是要去倒腾进口车 , 因此 , 她只 “ 嘿 “ 了一

声 , 没在电话里多问 。

而后两人又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

赵瑞转身 , 看向办公室里的来客 , 笑道 , “ 荣考板也跟我们到海南走一赵吧 , 若是去了回来 , 你还提不起斗志 , 我可真就没办法了 。“

荣益生闻言苦笑 。

他就是当年躲在石粥大队山里的那个 “ 经济犯 “, 虽然他去自首前 , 早做好了 /

理准备 , 但两年多的学习班 、 劳动改造 、 批 D...... 还是消磨了他的意志 。

今年六月平反后 , 上头领导亲自接见了他们 , 希望他们再创辉煌 , 助力本市经济发展 , 可应承的人寥寥无几 , 大部分人拿了返还的家产 , 只打算回家弄个档口糊口养者 。

他心气儿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