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九章恕在下推辞,孤只听子脩一人之令!【求订阅求月票】(2 / 3)

加入书签

夏至陈留实在很近。

在数千精锐士卒星夜兼程之下,不过半月的功夫,便已经抵达陈留城下。

此刻太守府中。

陈留太守张邈正在设宴款待众人。

受邀参与的客人,除了曹操及曹昂父子二人之外,还有跟随曹昂一同来到此地的陈王刘宠。

以及一位曹昂并不认识的中年男子,看起来形容粗犷,脸上还留着大把的络腮胡子,很有武人风范。

而在此人身后。

则站着一名看起来不到三十的青年男子,身材高大,体格不凡,但看面相又颇有些儒雅之气。

就在曹昂上下观察打量的时候。

曹操也适时的站出来,替他介绍了一番,当然也是介绍给刘宠听的。

起身来到此人身旁,满面笑容的抓着他的臂膀,将他拉了起来。

随后拍着肩膀笑道。

“这位乃是时任济北相鲍信,表字伯义,乃是我在洛阳时便已相熟的至交好友,此番听闻我举义兵讨伐董卓,也是亲率数千兵马前来支援。”

随着曹操的介绍。

鲍信也当即站了起来,对着在场几人环行一礼,口中更是颇为豪迈地发出爽朗笑声,同时朗声说道。

“董贼篡逆之辈,倒行逆施,肆意妄为,已有取死之道。”

“当初在下离开洛阳之际,便知会有今日这一刻,因此自打回了泰山郡之后,便一刻不停的招募青壮,训练新兵,等的就是今天!”

“如今孟德既然举起大旗,那我鲍信自然当仁不让,此番誓杀董贼!”

此言一出。

刘宠、张邈乃至于曹昂等人,纷纷站了起来,拱手抱拳还礼。

曹昂更是叫了一声叔父。

原来这位就是鲍信啊。

看长相他不认识,但是一报名字,他就能对上号了。

此人就是当初在洛阳时,曹操口口声声念叨的主战派。

是从一开始便坚持自己的立场,一定要除掉董卓的强硬人物。

只可惜彼时绥靖派和观望派太多了,作为主战派,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因此最后鲍信只能选择离开洛阳,先于曹操等人一步,返回了自己的家乡泰山郡,在那儿招募士兵。

如今前来相助,也算是曹家的铁杆盟友了。

对于这位英雄豪杰式的人物。

曹昂其实印象颇深。

史书里对这人有过明确的记载。

是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支持父亲曹操的存在,跟着曹操一路东奔西跑。

不仅在追击董卓后,遭遇徐荣埋伏时,牺牲掉了自己的弟弟鲍韬。

其后更是在讨伐青州黄巾军时,为了保护曹操撤退,英勇牺牲。

这样的人物,曹昂对其感到钦佩。

甚至都不需要自己父子二人动用什么手段或者口舌,这位就已经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了,比铁秆还铁。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曹昂只能表示,自己会尽一切可能改变他的命运,不让他再如之前那般,惨烈的牺牲在战场上。

说起这个。

曹昂就不得不感慨一句。

父亲曹操的先天性条件还真是好啊,创业之初,便有诸多愿意为他舍生忘死的人,前来投靠。

在整个打天下的过程中,根本就不缺为了他而牺牲的忠义之士。

这说明老曹的人格魅力,是绝对没得说的,能够主动吸引到忠义之辈。

当然曹操要是能更靠谱一点就好了,这样也能少坑点人。

最起码像自己以及典韦,还有那匹绝影马,不至于牺牲在宛城之战中。

……

酒过三巡之后。

席间氛围热烈了起来。

曹操在端起酒杯,敬了刘宠一回之后,顺势脸上带笑的说道。

“殿下此番能率兵来到陈留,带领我等一道讨伐董贼,实在是义军之幸事,也是我等众人的荣幸啊!”

刘宠先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接着才放下酒杯,回以一礼。

“什么荣幸不荣幸的,诸位实在是言重了,你我皆为了讨伐董卓这同一个目的,那彼此之间守望相助,相互帮扶,本就是应有之义!”

刘宠说的大义凛然。

全然忘记了之前,他是如何对曹昂的建议各种抵触的。

而在听到刘宠的这番客气言语后。

曹操脸上的笑容更盛。

这位陈王殿下兵强马壮,此次足足带了五千精兵前来与会,这又极大的增强了他们这支小团体的实力。

他们越强,董卓相对的就越弱。

曹操又岂能不高兴?

他颇为满意的看了看坐在边上的曹昂,眼中全是赞许之色,甚至忍不住微微点了点头。

我儿还是本领高强啊!

果真是擅长以理服人。

先前听他情况说的那般严重,还真以为邀请陈王是一件希望渺茫的事情。

自己本来都已经不做任何指望。

有就最好,没有也不心痛。

结果还真让昂儿把事情办成了,果真不愧是我儿啊!

……

正当曹操赞许感慨之际。

耳畔突然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