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二章 姜林果然是个正人君子(1 / 2)

加入书签

姜云舟就任由无忧躺在自己腿上讲述着天道盟的故事:

“天道盟也是近三百年前才有的民间组织,那时候是大周末年。

创始人叫穆清,是一位自己练得上三品的绝顶高手。

不过此人修为大成之后,既不开宗立派,也不雄居一方,而是做起了一个非常费力不讨好的工作:给人裁决平息江湖纷争。

用当时江湖上的评价是:恩怨对错一人说清,是非曲直孤身分明。

由于确实永远不偏不倚,而且自身的实力也强横,对自己做出的判决能够负责,他‘江湖一杆秤’的名号也就流传出来了。

为了便于江湖人士有一个合适的地方调解矛盾平息纷争,穆清这才设立了江湖天道盟。”

看着躺在腿上的月下绝容伸了個懒腰,姜云舟好奇道:

“真任性啊,这几乎是干着天下间最得罪人的事情吧?”

躺着的忘川真人点了点头道:

“用天道盟的解释是,穆清也是希望在那个混乱纷争的年代让江湖人少点门派之间的内部纷争,让他们能多在世间做些实事,自然也担得起一个‘侠’字。只是后来来了个人,指责他的侠义过于狭隘,并请求他帮忙。”

“不会是大梁的皇帝吧?”

“正是,当时义军与大周的混战正陷入焦灼,于是当时义军的首领也就是后来的大梁高祖皇帝找到了穆清,希望他能带领江湖人士加入其中。

觉得不顾天下苍生而只在意江湖中那一点点的侠义公平不能妄称天道,于是穆清决计协助义军,离开前在天道盟刻下了那句‘错则我一人之过,对只望万民皆安’,现在那两句话还刻在天道盟门口的石壁上。

江湖人士受其帮助的人不计其数,见其投身义军,也都各施本领相助,尤其是大周内的侠士里应外合,最终帮助义军一举推翻了大周的统治。

为彰显其功绩,大梁的高祖皇帝赐予天道盟泽州之地,以王侯之礼封赏,御笔手书‘天道盟’三字又盖上玉玺,这才有官方盖章的武林圣地。”

怕无忧手中的药凉了,姜云舟提醒着询问道:

“先喝干净,待会儿凉了,原来是这样,所以天道盟现在还是公平处理江湖事宜的地方?”

无忧皱着眉头很嫌弃的把药汁一饮而尽,感觉比最烈苦的酒还难喝:

“穆清也意识到了只是处理江湖纷争确实狭隘,而且当时天下初定各地并不安宁,于是他便推出了这‘侠士牌’,行侠仗义之人受到地方肯定然后便能获得此牌,从而到天道盟换取功法、人情等特权。

此举确实也让江湖的风气为之一变,短短几十年冒出了不少名人侠士,而天道盟自己则是不顾名利的行侠仗义,那个时候天道盟只要一句话,不知多少受过恩惠的江湖义士都能毫不犹豫的去办事,可以说是风头无两。”

姜云舟转着手中的侠士牌道:

“没想到如今这东西都已经沦落到街市上卖了,看来天道盟后来的管理不太行嘛。”

“其实传到十多年前老盟主穆天正手里的时候,天道盟在江湖上还很受承认,只是这几年风评确实差了,那些匪徒都敢直接搜刮,也就说明天道盟这两年外面的人脉关系和人情大多用在了别的地方,我想大概率是用在谋私利上了。”

“对了,那个五九玄石有什么用?”

“那东西就是大梁高祖皇帝赐给天道盟穆清的,其实我也没有见过,只是听说是能够强化魂体,让魂体具象到比肉体更加坚不可摧的状态,可能只有等真正用了,才知道其中妙处吧。”

就像自己的无相冥纸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充气娃娃呢。

“我听人说前朝大周的三件宝物大梁皇帝都送给功臣了,还有两件呢。”

“嚯,没看出来,你知道的还真不少,另外两宝是造化金棺和无相冥纸,我也是最近才查到那两宝的历史,金棺送给了开国的丞相,不过后来那位开国丞相被抄家斩首,金棺也就被收了回去。

至于无相冥纸,当时是送给了开国军功最为卓著的大将军,而那人正是姜麟元帅的先祖,只是后来为了让皇帝放心,姜元帅的先祖自请削权,无相冥纸也送还给了皇帝。”

等等,这么说来,无相冥纸最终还是在皇帝手里,而且自己也能使用紫薇帝气。

那师父把那东西交给自己,难道是暗示自己是皇族后人?

肯定不是梁帝的儿子,否则也用不着东躲西藏,直接回去相认不就行了。

再说师父和梁帝也算是间接有仇,师父犯不着为了他的孩子含辛茹苦。

难道自己是那个死去太子的孩子?不对吧,昨天无忧说太子没有婚配就死了。

是太子在外面和别人的孩子?

也说不通,师父当时是要开刀问斩后来流放了,他上哪儿得到早死了一段时间的太子的孩子去?

另一条推测的路线:无相冥纸曾经在姜家人的手上过,姜家人应该会用,再说师父改名姓姜,让自己也姓姜,这应该是有点讲究的吧?

难道说自己的身世真的和姜元帅有关系?

最合理的解释好像是......自己是太子和姜元帅的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